十一世祖 张朝珍 

              

  朝珍公:生于天聪三年(1629)卒于康熙十九年(1680),享年五十一岁。 正蓝旗汉军,官由刑部他齐哈哈番升工部启心郎,历拖沙拉哈番加拜他布勃哈番,升督捕右理事管佐领、参领、升提督。任浙江巡抚,安徽巡抚,加工部尚书衔。

  据《三韩张氏世系谱》载:“五弟朝珍由刑部他齐哈哈番、工部启心郎、历拖沙喇哈番加拜他拉布勒哈番, 迁督捕右理事管佐参领,凡八任。矢志敏勤,服官寅亮,而在督捕稽察逋逃尤为详允。上以才能久著,简授提督操江、加工部左右待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安徽池太、庐凤、广滁等处。莅任之后正已率属,殚心江防,内修军实,外辑哀鸿。凡所应行者如开垦赈济,恤灾慎狱,纠劾荐举以及完解钱粮,严禁私派,堵御盗贼,惩治奸蠹,即已酉监临入闱之后,为国家罗俊义而士风坯振,文教聿兴所应修者,如茸城垣以御外,修仓廪以救荒。捐□营房以还民业,修理名贤祠院以彰往绩。及陂塘堤□。诸事无不及时整理,竭力抚绥。随加工部尚书。因丁母,艰归服阕时起,复兵部尚书巡抚湖广等处。自癸丑岁,逆藩告警以来,是时,湖南既失,武昌密迩贼巢,共江而守,邻封蹂躏不堪,所在百姓逃亡殆尽。加以诸将潜谋不轨,乃顾瞻左右,并无一军一旅。人心惶惶,势甚岌岌。惟百计招徕而惊鸿甫集,委曲调驭, 而奸宄不敢复萌, 况内而襄阳, 杨逆变乱, 外而归峡, 伪兵横行, 武汉一带几至不守, 於是调集兵将竭力捍御幸保无虞。兼之麻城剧寇负隅纷起,如同燎原。即授计武昌道徐惺,黄州府于成龙,擒获渠寇,招降党羽,诸逆悉平。王师云集,筹划粮饷,寝食俱废,凡六载心血皆枯。康熙十九年庚申三月初九,以疾终署。享年五十有二。安徽、湖广俱崇祀名宦。武昌士民建有大司马清风院,至今江楚之人犹讴思未忘也。”
  张朝珍与于成龙生死之交。 康熙八年,于成龙由合州知州调任湖北黄州府同知(相当于副市长),认识了湖北巡抚张朝珍,两人关系极为密切。张朝珍对于成龙非常器重。 康熙十三年,于成龙因“卓异”拟任福建建宁府知府,张朝珍上疏朝廷,请求将于成龙留任湖北武昌府知府,得到批准。 张朝珍很欣赏于成龙的廉洁作风和卓越才能,将他视为知己,遇事常与于成龙商量,多次听取他的意见建议。如缓征税赋,安定人心,实行扶助贫困的优惠政策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配合清军南下打击叛军,于成龙奉命造桥。适逢梅雨连绵,洪水泛滥,未及军到,桥即被毁。于成龙因此获罪被革职。年近六旬的于成龙心灰意冷,打点行装,准备回老家方山县本家为民。在于成龙身处逆境的日子里,张朝珍特意将他安顿在府上住下,一有空就纵论天下,饮酒解忧,为他排遣郁闷,劝他振作起来,保持良好心态,给于成龙以极大的安慰。张朝珍坚决不同意于成龙回家为民,下决心为他创造条件,帮助他官复原职。他对于成龙说,大敌当前,这里需要你。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暂且留下,帮我处理杂务。我将尽最大努力,助你复职。于成龙不好意思不辞而别,只好留在张朝珍身边,接受了剿匪平叛任务,单枪匹马招抚了以刘君孚为首的叛军,接着又剿灭了久攻不下的黄金龙山寨,彻底平定了东山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朝珍大喜,立即上疏朝廷,请复于成龙职,很快得到批准,于成龙被复用为黄州府知府。 后来,张朝珍还将于成龙的廉能表现和临危不惧、招抚叛军的特殊贡献,专门向朝廷写了报告,于成龙由此给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返回

黑ICP备18001402号1
 沈阳城北柳岗屯张氏宗谱网,版权所有,本网站内任何视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录制和下载,违者必究。 法律顾问:客义坤
联系方式 QQ:1105802462 电话:139462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