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御海” 历史记载


  据《三韩张氏世系谱》载:“太祖武皇帝豁达神智,延揽英雄。先大人识时归顺,首建大功。 陛见时不啻汉高之得三杰,及镇守牛庄为滨海重地,岛寇闻风匿影,海不扬波者数载。”“至其训练士卒,酌养兵民,缮治器械,皆得悉心调度,戡定辉弘,积有勋劳。是以历官骠骑将军、管参领事、累晋秩都堂、世袭阿达哈哈番。”这段文字记述的是后金天命六年(1621),张氏十世祖士彦公率张氏归顺努尔哈赤被授以世职后,奉命率军驻守辽东重镇-牛庄的史实。
  牛庄镇古往今来,一直是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闻名久远的古镇。辽、金时辽河在牛庄附近入海,商船(牛子)云集于此,故名。清初建城。由于牛庄地处经济和战略的重要地位,162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皇太极亲临牛庄犒赏筑城民夫,重新修筑牛庄城,尚有东门“德盛”古城门额匾、红衣大炮,陈列于沈阳故宫,上面铸有“大金天命祭亥年铸牛庄城”字样。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来东北祭陵拜祖,返京曾住牛庄城。由于牛庄在军事上、经济上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引起西方列强的垂涎。1858年(咸丰八年)6月25日,英、法、美、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被列入五口通商口岸,1861年4月牛庄正式开埠。 牛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闻名中外的东北高跷,就发源于牛庄,已被国家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靡全国的二人转,他的前身就是喇叭腔,也是牛庄固有的文化瑰宝,牛庄的老爷庙大戏楼,初建于康熙年间,杨豆包子戏园子、胡家馆子戏园子、楼头戏场、天主教堂戏院、牛庄剧院,每逢庙会节日,戏曲连天,好不热闹。牛庄的小吃也享誉国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牛庄馅饼”,因其是东北进关的必经之地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著名港口,正因为其商业的发达和大量的客流,聪明的牛庄人制作出了著名的牛庄馅饼。经过80多年的发展,牛庄馅饼不仅远近闻名,甚至到人民大会堂一展风采。真可谓香飘四海,驰名国内外,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  3   返回


黑ICP备18001402号1
 沈阳城北柳岗屯张氏宗谱网,版权所有,本网站内任何视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录制和下载,违者必究。 法律顾问:客义坤
联系方式 QQ:1105802462 电话:139462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