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归金入旗历史记载

  张氏於天命六年(1621)归顺后金。据《三韩张氏世系谱-自叙》载:“后因辽阳失守,太祖武皇帝豁达神智,延揽英雄。先大人识时归顺,首建大功。”史载,明末天启元年(1621),亦即后金天命六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兵临广宁,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辽东经略熊廷弼弃城逃往关内。张氏十世祖士彦公,时任广宁中军守备,因看透了明王朝的腐朽没落,毅然率张氏家族投奔后金,官授“三等甲喇章京(参将)。《清史稿》列传十八载:“张士彦,化贞(王化贞:明辽东巡抚)中军守备。太祖兵至,化贞走入关,士彦降。汉军旗制定,隶正蓝旗。后金天聪八年(1634),与一屏同授三等甲喇章京,旋乞休。”上述文字记述的就是这段史实。

  当时,努尔哈赤的后金尚未组建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张氏家族被编隶“额驸”佟养性所率八旗满洲正蓝旗。此事《 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 24 , 第 7 — 9 页 ; 《 满文老档》 , 第 1226 — 1227 页有记载:“天聪九年七月,赏罚汉官所管各堡之生聚多寡,其中明确知道为原佟养性旗者如下:李国翰原管壮丁360名,4年内增加243名;高鸿中原管壮丁607名,减少141名;金玉和原管壮丁844名,8年内减少169名;张士彦原管壮丁450名,减少128名;张大猷原管壮丁600名,减少181名;祝世胤原管壮丁800名,减少260名;杨兴国原管壮丁800名,减少372名;高拱极原管壮丁268名,减少151名;马如龙死,金海塞接管壮丁,减少287名。若从所谓的“原管壮丁”,可大致反映佟养性旗成立之初的人数,则知前述各官当时至少拥有壮丁5000余名。再考量其他官员或因所养壮丁的数目变化不大,而未被列入赏罚,且汉人出兵又远低于满洲的“三丁抽一”,知该旗最初很可能有壮丁1万-2万名,此故才能拥有行营兵和守兵共3280名。”这段文字中关于张士彦部“为原佟养性旗者”的记载,可证明张氏归金后被编入佟养性旗下。
  佟养性 (?-1632年),满洲正蓝旗昂邦章京(旗主),先世是女真族夹谷部后裔,世居佟佳,以地为氏。 天命元年(1616年),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因功勋卓著努尔哈赤招其为驸马,赐号“金财驸马”;编入努尔哈赤直接掌管的上三旗正蓝旗;授予三等男爵。上述史实可知佟养性为满洲正蓝旗,张氏“为原佟养性旗者”,当属满洲正蓝旗。 按清朝祖制,在太祖时期编入八旗的称“佛满洲”,汉语又称 “老满洲”,在太宗时期编入八旗的则称为“伊彻满洲”,汉语又称为“新满洲”。张氏家族是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时期编隶满洲正蓝旗,当属“佛满洲”。
  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崇德七年(1642),皇太极决定以满洲八旗中汉军牛录、蒙古牛录为基础组建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此时,佟养性已于天聪六年(1632年)病逝。张氏家族奉旨随佟养性之子佟国占、侄子佟图赖由满洲正蓝旗改隶汉军正蓝旗。 《佟氏族属旗籍考辨》:“崇德七年,皇太极按满洲八旗制,建立了汉军八旗。佟养性、佟养真及其子孙一千四百馀名编入汉军正蓝旗。崇德八年,佟图赖升为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八旗通志》有张氏转录八旗汉军的记述:“正蓝旗汉军都统第四参领所属第二佐领,系崇德七年编设,初以广宁投诚游击张士彦之子三等甲喇章京张朝璘管理,张朝璘升任江西巡抚,以其弟拜他喇布勒哈番张朝珍管理。张朝珍升任湖广巡抚,以其子御史张圣硕管理。张圣硕升任广东驻防协领,以其弟之子张枢管理。张枢故,以其子张永蒸管理。张永蒸故,以其子张在良管理。”       
                            1 2 3 返回 


黑ICP备18001402号1
 沈阳城北柳岗屯张氏宗谱网,版权所有,本网站内任何视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录制和下载,违者必究。 法律顾问:客义坤
联系方式 QQ:1105802462 电话:139462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