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报》记者关于张家祖坟实地考证

 

   北镇历史悠久,曾经出过许多达官显贵,可是人们大多只记得像年羹尧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城北二十多里地的张家坟的老张家曾经在明清出过多个一品大员,而这个屯子的得名也就和老张家将祖坟埋在这里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广宁城北二十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叫张家坟的屯子,属于富屯乡兴隆村。屯子不大,新房不多,连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风景不错,民风也淳朴。笔者好看点书,对历史很有兴趣。正是因为看到书中写着广宁张家坟这个地方埋着大官,才于春季去实地考察了一番。不过,那里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当年那尊严、高大、排列着石像生的墓地,如今已和辽阔的大地融合在一起,成了庄稼地。倒是屯里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告诉你墓地的大概位置,还知道这个屯的哪户人家曾是给老张家看坟的,哪个人的老辈人在张家人回来祭祖的时候,得蹲在地上,让人家踩着肩膀上马。说起来,张家坟的老张家在中国历史上叫是有一号的。这可不是胡勒勒,而是在各种史料中有

很多相关的记载。
  最早埋在张家坟的应该是明代的骠骑将军张凤仪。说起来,骠骑将军这个职务的历史可是够长的了。西汉武帝元狩二年的时候,就设置了这个官衔,距今可是两千一百多年了。那时候骠骑将军位列三公,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汉代第一位担任骠骑将军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霍去病。此后的历朝历代也都设置骠骑将军一职,不过品级不一样。高的时候是一品,低的时候是四品。张凤仪当的是明朝的官儿,是正二品。这个官可不小了。有人说了,你咋知道张凤仪埋在那儿呢?这是因为,张凤仪的墓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在张家坟被发现了。这座墓里是否有墓志铭我不知道,但墓前有他的玄孙所立的墓碑却是没错的。通过对墓碑和家谱的考证,老张家的根根蔓蔓也就基本弄清楚了。这件事在东北著名学者金毓黻的《辽东文献征略》中有所记载,不过并不详细。 张凤仪的儿子叫啥名,当啥官, 笔者未发现记载。不过,当官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明代的官宦子弟是可以减等袭职的。也就是说,张凤仪的儿子生下来就有个官职在等着他了。至于后来能当多大的官儿,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张风仪的孙子叫张士彦。当年张凤仪为了有人在家乡照顾家人,让他的这个孙子在本地当官,在广宁担任了辽东巡抚王化贞的中军守备。那时候是明朝末期,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了。张士彦身在辽东前线,对这一点当然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当努尔哈赤进兵广宁的时候,这个张士彦和孙得功、石廷柱等人就把广宁城送给努尔哈赤了。张士彦投降后金后,随军转战各地,立有战功。汉军八旗设立之后,隶汉军正蓝旗。天聪八年,他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后即致仕,也就是退休了。甲喇章京在清初等于游击职务,在顺治初年更名为阿达哈哈番,乾隆年间比照汉称将阿达哈哈番义定名为轻车都尉。三等甲喇章京等于三等轻车都尉,是从三品的官儿。清代的轻车都尉是一种爵位称号。如果你没有其他实际职务,那就是一个有爵位的贵族,只享受爵位的待遇,而没有实际的权力。 张士彦究竟是两个儿子还是三个儿子,说法不一,《清史稿》说是两个儿子,老大是朝璘、老二是朝珍,在《张氏家谱》中,张士彦是三个儿子,老大是朝璘、老二是朝瑞、老三是朝珍。史书和家谱的记载发生矛盾得信家谱的。(接下页)

1 2 3 4 5 6 返回


黑ICP备18001402号1
沈阳城北柳岗屯张氏宗谱网,版权所有,本网站内任何视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录制和下载,违者必究。 法律顾问:客义坤
联系方式 QQ:1105802462 电话:13946204313